2018 / 07 / 14 內蒙古 錫林浩特 森林木烤吧
先奉上一張號稱到北京一定得去王府井吃的蠶蛹
而我們卻是在內蒙古的烤肉店吃到的
這一天接近中午的時候,我們離開了西郊賓館
匆匆忙忙在北京五道口的肯德基買了個老北京雞肉捲
便趕往約定的西二旗站準備租車
4個人浩浩蕩蕩的從北京自駕往內蒙古錫林浩特去
其實一直到出了北京,沿路都是塞的
車速慢到可以好好拍張正在攻頂長城的人們
路上還出了個小插曲,就是車子沒油
經過兩個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加油站竟然還沒開
一夥人看著這個燃油不足的儀表板
以時速140以上持續狂奔50幾公里,下高速公路去加
從北京約莫中午12:30出發
照片中的落日,是在高速公路上某個可以看到佈滿電線、風力發電的觀景台拍的
時間正好是晚上20:00整,還沒日落,還沒進到市區
08:20 開到錫林浩特的休息站
這裡已經離市區不遠了
到了友人幫忙訂的小區裡的民宿,放好行李後便打了車
上車問了師傅(司機)才知道很多好吃的都休息了(21:00)
只好請他介紹一間好吃的,但沿路看其實很多都還亮著
起初我們還懷疑司機跟這家森林木烤吧是不是認識的,才載我們來這裡
朋友看了大眾點評才4則評論,但時間也晚了便選了個戶外桌子坐下來點菜
而室內也是有不少座位的
忽然間人越來越多,估計是邊用餐邊看當晚世足賽的
進球了乾一杯多豪爽
賣的東西是還挺多的
牧區風乾肉、牛蛙、鴨脖這些都還常見
至於骨肉相逢、烤包子、烤奶油小饅頭是什麼味道就不得而知了
我們第一輪就點了羊寶、羊腰子、羊血腸、油包肝、雞皮、雞頭、韭菜等等
話說羊寶 = 羊的寶貝兒 = 羊的寶貝蛋蛋
後來還欲罷不能點了蠶蛹、羊尾油、烤大蒜、烤香蕉、雞胗等等來吃
森林木烤吧還有一些海鮮、砂鍋、鐵板、特色菜、涼菜、炒飯、酒水之類的選擇
沒想到在內蒙能點到香辣海螺絲、海瓜子這種海的食材
其他還有小龍蝦、小河蝦、香煎血腸、毛血旺、砂鍋牛肉柿子、砂鍋香辣牛蛙等等
我們則點了涼菜的水煮花生和三色奶皮
這罐大窯嘉賓,來自揚州的朋友喝了一口發現不得了,是童年時的滋味
我回台灣一查更不得了,竟然在內蒙古有著神級地位
如北冰洋之於北京,大白梨之於哈爾濱啊!
隔天到超市購物的時候還帶了罐回去民宿喝
三色奶皮
奶皮子的製作方法是將馬、羊、牛或駱駝的鮮奶倒入鍋中煮
和煮豆漿時一樣,在煮沸過程中會浮起一層膜,越煮越厚
主要成分是脂肪、蛋白質、乳糖等等一些固形物,凝固後就形成奶皮
而這個三色的來由應該就是在白色奶皮上塗了兩種醬
一開始上桌的時候冰冰的還蠻好吃
漸漸退冰之後開始吸水,奶味就比較濃了
烤韭菜和遠方來不及拍的水煮花生
這個韭菜... 應該是牛羊馬在吃的
只有少部分比較嫩的可以勉強嚼一嚼
其他的根本就是草
我們告訴服務員這東西根本吃不得後,請他拿回廚房看能不能重新烤一份
結果他說不能退!只能再幫我們烤一下
結果更硬更乾了 ="=
烤雞爪、烤羊寶
這羊寶好硬啊...
我在台灣是從事養豬業,小公豬一般都在出生一周內就把豬寶給閹了
這羊寶感覺是石化了吧 XDD
烤羊血腸
有道是血腸乃蒙古草原傳統美食,第一天到內蒙古就點來品嚐品嚐
吃起來其實沒什麼血的感覺
主要是中國地區口味對台灣人來說可能都太重了,鹹、香、辣一次全上
內容物吃起來桑桑(台語)的
烤大蒜
口感很行,剝了皮之後吃起來沒有大蒜的味道
和先前在上牛鐵板燒師傅用鐵板料理的一樣
沒有大蒜的嗆辣
烤青椒、烤香蕉
青椒的調味料下蠻多的,又辣又鹹
連北京的朋友都覺得鹹,在台灣絕對會懷疑廚師把整罐鹽倒下去的那種
香蕉的口感和我們在西郊賓館吃的一樣,中間是有一點點像奇異果的籽
純粹想吃點蔬菜水果和嘗鮮而點的
這個... 貌似是羊尾油吧
只記得我們聊開了
一直在討論羊尾和陽痿的口音
烤蠶蛹
呃... 只能說永生難忘
先想像今天你正在攻擊一隻蟑螂,拖鞋拍下去的瞬間
先聽到啪滋一聲,接著白色的汁液噴了出來
吃烤蠶蛹的感覺大概和這個有87%像
其實不會難吃,滋味還算可以
心路歷程和幾年前在高雄夜市吃炸蟋蟀差不多
北京博學多文的朋友還說最營養的物質在於殼
有興趣的朋友到北京或內蒙古可以來品嘗看看蠶蛹的口感唷
總結來說
這是我們在內蒙古的第一餐,品嘗了一些台灣沒有的特色菜
只不過口味真的太重(鹹)
辣的話... 在台灣能吃辣的朋友應該都還能接受
如果和我一樣不能吃辣的,到中國地區點餐時記得和櫃台說聲不要辣...
紀錄一下錫林浩特市夜晚的街道,拍了一些街上很多的賓館
北京朋友冬菇和劉帥幫忙訂的溫馨小屋
沒紀錄到客廳真是可惜
我們在內蒙古第二天的大雨中,逛了大潤發超市
回到小屋一起看了電影龍門飛甲
熱水壺裡嚴重的水垢,連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都有水垢
從廚房往外看
從陽台往外看隔壁小區的花圃
非常地盡其利的種滿了蔬菜 XDD